打卡新机场围观“黑科技”? 成都保建筑施工工地安全生产这样做
今年六月是全国第十九个“安全生产月”,主题是“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那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的同时,安全生产的弦同样不能松懈。
如何在“安全生产月”筑牢安全防线呢?来看看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航站区配套市政设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有什么“绝招”吧。
6月30日,由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办,成都市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监督站协办,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办的2020年度成都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月”现场观摩会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航站区配套市政工程项目施工四标段建设现场通过线下线上同步进行,本次观摩通过现场直播,进行全程多角度“云观摩”,一同在直播平台“云学习”,共同探究安全生产“黑科技”。
记者在项目工地发现,在安全生产方面,这个工地不简单,可以说处处是“黑科技”。
在中建八局承建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航站区配套市政设施建设工程施工四标段项目施工现场的“智能展示区”,能够正常的看到 BIM+物联网技术在桥梁预应力管道压浆质量监测中的应用、“云筑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全自动检测系统、BIM放样机器人、无人机运用,可以将施工全套工艺流程、进度管理、安全管理、人员管理、绿色施工等内容,以大数据传输方式来进行表达。
据介绍,该项目通过现场3D全景扫描,对已完成的实体结构扫描可以 “还原现场”。结合读取BIM模型,点云与模型对比分析,可对关键特征点读取数据,输出CAD标准成果,与设计图纸直接对比,寻找偏差。同时,也可为建筑规划设计及还原提供基础数据。
两台100吨龙门吊架设在该项目预制梁场施工区域内,项目青年创新团队将自主研发的龙门吊安全保护装置综合应用技术与传感系统自动式夹轨器和红外线防撞仪器进行“大组合”,实现了龙门吊在作业时通过传感系统实时发送监控数据,当作业荷载超出规定的安全值,将触碰制动器限位装置,使得龙门吊自动停止工作。同时,当龙门吊在施工作业时,与外物差2米接触时,红外防撞仪,也会使龙门吊自动停止作业。
记者注意到,工地项目的进出通道都采用了人脸识别技术,运用“云筑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让项目管理人员可通过人脸识别系统实名制高效管理现场劳务人员。
而在综合管廊、下穿隧道、现浇梁的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还安装了一个“黑匣子”,通过运用高支模检测体系,数据采用自动组网,监测模板支撑,支撑结构倾斜,立杆轴力,支撑整体水平,竖直位移,实时数据分析及现场声光报警,预防施工安全事故发生。
除此之外,记者还了解到,项目还采用无人机巡航等手段,对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情况做巡查,第一时间了解项目安全文明施工情况,提高了管理效率。
据项目安全总监万千府介绍,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项目安全施工,项目采用了不少新科技技术,助力安全生产,如设置安全体验馆开展体验式安全教育,塔吊群塔作业运用塔机危险源安全监控管理系统降低塔吊运行风险,运用云筑智联安全巡查软件对现场安全风险隐患进行实时记录,以及使用智能安全帽、施工作业机械设备“码”上管理、无人机巡航、人脸识别、基坑智能监测等新技术多方位促进安全生产。同时,采用“奖励+安全”的管理模式,项目持续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行为安全之星”等正面激励活动,提升项目全员安全意识及幸福感。
上一篇:把盾构机打包带回家的时机真的来啦!
下一篇:门式起重机、5吨电动单梁起重机 中标提名人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