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刊论文 谷玉良:“干中学”与选择性依附:农民工“关系型”创业的实践逻辑——以建筑业农民工创业做包工头为例
原标题:集刊论文 谷玉良:“干中学”与选择性依附:农民工“关系型”创业的实践逻辑——以建筑业农民工创业做包工头为例
创业初期,受社会资本不足约束,创业者普遍面临严重的市场新进入缺陷,表现为创业所需技能匮乏的无知缺陷和市场主体合法性缺失。而关系的存在能够有效弥补创业者的市场新进入缺陷。对建筑业工人创业做包工头实践过程的研究发现,通过“干中学”,包工头能轻松的获得创业所需的先验经验和隐性知识,从而解决无知缺陷;通过“选择性依附”的形式,可以有效解决市场主体合法性缺失带来的市场嵌入困境。通过“干中学”和“选择性依附”的形式实现创业和市场嵌入,使包工头能够在社会资本不足的情况下迅速实现创业,并降低创业失败的风险。体现了包工头创业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通过干中学获得同行业或相近行业创业经验,通过选择性依附嵌入同样的市场环境,使得建筑业包工头的创业在行业类别、创业过程、模式等方面表现出极强的同质性。其创业也表现出明显的“关系型”创业的特点,且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和模式复制性。但路径依赖与创业复制并未明显降低创业者的创业效率和绩效。关系弥补了创业者的创业初始缺陷,也可以帮助创业者抵御市场嵌入风险,也形成了群体性创业、地区集群性创业的网络化模式。对于农民工创业具有经验借鉴意义。
在创业过程中,由于面临严重的资源约束,如缺少必要的社会资本和市场信息,或受自身能力和经验不足限制等,在创业初期,创业者或新创企业都会存在“新进入缺陷”。“新进入缺陷”是在“新企业失败率偏高”的问题框架下探索导致新企业缺陷原因的重要概念。具体来说,创业者和新创企业面临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的“新进入缺陷”。从内部缺陷的角度讲,创业者要为完成新角色所涉及的新任务和获得所需的新知识支付学习成本,因而存在所谓的“无知缺陷”(liability of ignorance)。从外部缺陷来看,初创阶段,新企业的社会网络嵌入性、信用级别和被信任程度都比较低。这导致新创业者缺乏适应由客户、供应商与其他利益相关者所构成的微观环境的能力。此外,创业初,创业者还需要面对设法让客户、供应商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理解和认识自己的产品、服务或经营模式,以及使自己的创业活动获得合法性的问题。如果创业者不能设法弥补上述“新进入缺陷”,即便在竞争较弱的市场环境下,新企业的组织形式或经营模式也会受到合法性与正当性(constitutive legitimacy)的约束,新企业的生存能力也会因此受到威胁。
尽管创业者在创业初期面临内外部诸多缺陷和困境,但布鲁德等认为,新企业的初始资产、运气、信任、心理承诺、事先的积极信念和财务资源储备等(统称为初始资源基础),一样能为创业者与客户、债权人和其他组织建立关系提供一个缓冲期。在缓冲期里,新企业掌握的初始资源基础有助于降低其创业和市场嵌入的失败风险。这里,初始资源基础主要指的是创业者着手创业所能够依靠的既有工作关系和亲友关系。很多新创业者最初都是从家人和朋友那里获取信息、资源、资本、销售渠道和社会性支持,并且把创业构想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创业活动的。在创业萌芽阶段,创业者亲朋关系的嵌入有助于激发创业动机并提供创业资源。
关系型创业的模式表明,在共享的社会背景与文化传统中,创业的榜样越多,对该社会背景中后来者的创业影响就越大。而早期创业者的先验知识,则成为后来创业者的重要溢出性知识来源和社会资本。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以往对关系型创业的研究虽然普遍注意到关系在创业中的及其重要的作用,且对关系的类型、属性及其作用进行了细致考察,但对关系使用者如何运用关系,即对被关系嵌入的经济行动本身甚少关注。在具体的关系创业研究中,也未能具体阐述关系如何弥补了创业者的“内部无知缺陷”和“外部合法性缺陷”。
本文以建筑业包工头创业实践为例,以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为调查地点,以农民建筑工人出身的包工头为研究对象,以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为资料收集方法,共调查了31位包工头。通过经验研究,展示包工头创业过程中通过关系运作弥补市场新进入缺陷的实践逻辑。
从知识划分的角度讲,按照隐含维度,知识通常能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其中,显性知识指的是那些可以用符号或语言表述,且容易学习与传递的知识。而隐性知识则是那些默会知识。那些知识难以通过符号来传播和编辑,它只存在于个体行动者的经验与行动之中。现代社会,建筑行业虽然在诸多领域实现了机械化操作与现代化作业,比如混凝土搅拌、塔吊等,但在其他很多专业领域比如木工、砌墙、泥瓦、装修、模板仍然对人力手工操作技艺有很高的要求。这些手工操作技艺虽然很多已然实现了标准化操作,但实践过程中的操作技术和经验仍然难以完全通过语言来描述与传递。而对那些包工头创业所需要的人际关系处理、工地现场指挥与市场化运作等,也同样是经验积累的结果。因此,绝大部分建筑业包工头都是从做建筑工人开始,通过边干边学的形式开始创业的。笔者将建筑业包工头在建筑施工工地现场学习获得和提升技术能力的现象称为“干中学”。而“干中学”也正是建筑工人在创业初始阶段弥补“无知缺陷”的重要途径。
“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概念较早及其最主要的应用是在经济学领域。主要被用来强调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企业工人的人力资本在边干边学中得到经验积累和提升,进而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技术外溢。1962年,经济学家阿罗在其名著《“干中学”的经济含义》中通过对国际贸易增长的分析和研究,首次较为完整、系统地提出了“干中学”的经济学意义及其模型。并且指出,生产效率的提高可能并不完全是技术创新的结果。在制造业公司制作过程中,随着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单位产品的生产时间和产品成本会逐渐缩小,也可能是由于工人在长期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经验技术的积累而带来的生产力的递进增长。
建筑业包工头通过“干中学”的形式积累经验,获得创业隐性知识。这一方面与建筑行业劳动密集型的特点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包工头的身份来源有很大关系。调查表明,建筑业包工头的早期来源多是国有建筑企业市场化改革后分化出来的企业职工和来自农村的建筑工人。在建筑行业市场化不断推进的今天,第一种包工头的身份来源已经慢慢的变少,更多的是来自农村的包工头。绝大多数建筑业包工头在创业前,都是从普通小工和杂工做起,也有的是从建筑学徒开始,在“领场师傅”的带领下边干边学建筑技术,然后做大工、做队长、带班,再到逐渐开始独立接活。这是近20年左右建筑业包工头身份来源及其创业最主要的路径特征。
在建筑工地现场,建筑工人“干中学”的形式和途径有很多。比如跟着有经验的师傅做学徒、带工队长的指导与示范、与包工头的聊天、与其他工人在共同吃住时的相互交流、加入一些专业工种的工会等。
从学徒做起的多是一些技术性要求相比来说较高的建筑施工专业领域。比如木工、模板、焊接、钣金、水暖电通等工种。这些专业的施工操作对技术性要求比较高,除了在专业方面技术学校学习获得技能外,在经验比较丰富的师傅手下做学徒,是普通建筑工人获得技术能力的唯一途径。
从上述木工包工头做学徒到创业做包工头的经历能够正常的看到,做学徒是其积累木工隐性知识的重要渠道,也为其创业做包工头打下了基础,包括创业机遇与创业资源的获得。相比较其他技术性较差的专业领域来说,木工等技术性建筑领域的手艺传承非常大程度上遵循了传统学徒制的一些路径,采取言传身教的模式。相比较现代正规学徒制来讲,建筑业学徒工的学习和技能提升缺乏标准化,师傅的教育方式也自由多样。学徒技能的提升特别大程度上要靠建筑学徒本身的悟性和自主性。积极的一面是,那些选择做学徒的建筑工人,由于对现状不满或有更长远的创业打算,在学徒阶段都具备极高的积极性。当然,做学徒的目的和出路绝非自己单独创业这一种,但要在这些技术方面的要求性相比来说较高的建筑领域创业,通过做学徒积累技术与市场经验的确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有时候甚至是建筑工人创业前要经历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向建筑工地上有经验的师傅和老板学习的同时,一些包工头还经常在工地上与不同工种的建筑班组及其队长交流沟通,通过与这些人的接触,加入一些有关建筑行业的网络群组,比如QQ群,微信群等。通过与不同建筑班组工人的交流,得以了解建筑行业工程项目施工不同工种的施工与操作的过程,以及不同班组的基本配置。通过私下里加入不同的建筑业网络群组,建筑工人得以从他人那里收集有关建筑行业的“干货”(经过总结提炼的建筑业实用知识)。“那些群里,经常会有人发一些关于建筑业的新闻或材料。尤其是QQ群,很多人会把一些长的建筑资料发到群共享里面。有的是合同样本,有的是楼房施工全套工艺流程,最新的不同建材市场报价,还有的会发整个建房的过程。这些对于我这样初学的人来说都是很实用的材料。有些是他们自己写的总结,都很好。”
包工头通过“干中学”形式获得了先进经验,建立起包工队伍。但要生存,还必须参与建筑业施工劳务,从市场中获得建筑项目。从普遍创业的情况去看,绝大多数市场创业者在创业初期为获得市场占有率,都采取不遗余力做广告的形式宣传自己。从线下墙上贴涂小广告,到网络各大主题论坛或网站发帖子,或者在电视台、广播等平台上打广告等。但就笔者所调查的建筑包工头创业情况去看,打广告并不是建筑业包工头宣传自己的有效手段。换句话说,各种各样的形式的广告宣传并不能使包工头,尤其是那些刚创业的包工头获得包括开发商、建筑公司和客户的认可,并放心将建筑项目交给他们来做。根本原因在于,建筑业施工劳务制采取纵向发包的模式,从总承包、专业承包公司、劳务分包公司,到建筑承包队伍。而劳务分包最末端的建筑队伍通常表现为非建制零散形式,不具备独立承包资质。因此,多采取挂靠建筑公司或劳务分包公司的形式完成工程分包。而初创业的包工头,由于缺乏市场信誉,作为独立承包人的市场主体合法性尚未确立,极少有劳务公司愿意提供挂靠名额。实践中,为实现初步的市场嵌入,创业包工头普遍采取依附熟悉大包工头的形式,参与施工劳务,实现初步市场嵌入。
一个建筑包工队伍中包含多个建筑班组。从具体的专业类别来看,建筑行业包括木工、砌筑、抹灰、石制作、油漆、钢筋、混凝土、脚手架、模板、焊接、钣金、架线、水电暖通安装等十三个类别。通常来说,一个包清工的建筑队伍中,可能就有泥瓦班组、混凝土班组、钢筋班组、水电暖通班组等多个建筑班组。以笔者所调研的一个建筑施工工地上的包工队伍为例,包工头陈是新洲区D村一个双包(包工包料)包工头。陈挂靠在一个叫作“一业”的1级建筑公司下面,2016年中标一个47层楼的工程建设项目,5月份在武汉市循礼门开工。其包工队伍人数在120人左右,其中有各工种的建筑班组8个。目前在这些建筑班组中,班组负责人和小型包工头与陈是老乡或同一个村的有2个。在这之前,曾经在陈包工头手下担任小包工头或建筑班组组长,后来逐渐发展壮大独立做工程的人有3个,其中同样来自新洲地区的人有2个。
在大型建筑施工工地上,一些发展规模较大的建筑业包工头,无论是自己建筑队伍中的不同专业领域班组的小包工头,还是依据工程需求从建筑市场中临时请来合作的专业建筑班组的负责人,大包工头一般都倾向于跟那些自己熟悉的建筑包工头合作。除了在市场上多年合作形成稳定职业关系的包工头外,大部分熟悉的小包工头的身份都与大包工头具有某种血缘或地缘上的关系。比如大包工头陈的队伍中水电暖通专业的小包工头,就是陈的同村老乡,木工班组包工头则是他的小孩姨夫。这些小的包工头与大包工头陈形成了一定的依附关系。
创业包工头对熟悉大包工头的依附,形成了建筑施工工地上独特的建筑队伍结构形态:即一个总承包包工头下面,有诸多独立小包工头。在建筑工人眼里,总承包通常被称作“大老板”,而不同专业班组的小包工头,则被称为“小老板”。“大老板”通常是那些直接参与施工劳务,从建筑市场中直接承包工程建设项目的大包工头。而“小老板”则依附在“大老板”下面,通过合作的形式,分担具体一个专业或几个专业的建筑工作。
从小包工头的角度来说,急于嵌入建筑业市场,迫于自身初创业规模小,难以从建筑业市场中获得份额,与大包工头的合作就更凸显出选择的必要性和主动性。
其一,依附大的包工头,在建筑“活路”方面更加有保障。找活难是绝大部分初创业包工头遇到的普遍难题。由于缺乏市场经验,稍具规模的工程建设项目都不会选择那些小型包工队伍来做。即便市场上有大的包工头会将建筑工程中一些个别专业的活路转包出去,也会最大化榨取利益。实际到达小包工头那里,能轻松的获得的利润已然很低。以装修为例,目前建筑市场上多达八成的建筑装修工程被建筑公司包揽,只有小部分业主向建筑市场上的零散“蹲街”工人叫活。这些“蹲街”工人一般就是自己从事装修的小包工头或帮小包工头揽活收取介绍费的小中介(中介一般收取5%—10%的介绍费)。个体的零散小活利润率低,且工程来源缺乏稳定性。即便是小包工头,承接此类项目也是无奈之举。依附熟悉的大包工头,受到的利益剥削与压榨会大大减少。
其二,相比于临时合作的大包工头,依附熟悉的大包工,在工程款的结算上也相对风险较低。这对那些初创业,资金风险负担能力较小的包工头来说,无疑是最大的保障。建筑行业拖欠资金并不只是建筑工人特有的现象。由于劳务分包制特殊的资金垫付制,工程款的结算一般都是在工程完工后进行。包工头内部同样存在严重的工程款拖欠问题。很多包工头由于资金垫付压力,也存在与建筑工人同样的“要钱难”困局。有研究调查比表明,曾经有过被发包方拖欠工程款经历的包工头占全部包工头的比重高达94%,最长的曾被拖欠款项达3年之久。在笔者所调查的包工头中,被拖欠工程款也较为普遍。一般来说,大的包工头由于资本雄厚,且手里经常不止一个工程在建,资金垫付与周转能力较强,能够承担更大的资金风险。但小型包工头资金缺乏,垫付能力较弱。如果出现工程款拖欠,就可能遭遇生存危机。依附在熟悉的大包工队伍下面,包工头之间的个体信用与经营状况都彼此了解,工程款的结算相对来说更具有可靠性。工程款虽偶有拖欠,但市场诈骗现象几乎不存在。大幅度的降低了小包工头的资金风险。
其三,小包工头对大包工头的关系依附建立在由亲缘、地缘等关系基础而产生的个人信任与市场信任。这种信任能够更好的降低市场交易过程中相互监督的成本以及减少交易摩擦,进而减少市场交易过程中的谈判成本。这能够大大减少小包工头在从事建筑行业的创业初期分散过多的精力,而主要将个人精力投入到建筑施工、市场学习等方面。一般地,建筑工程施工过后,项目部都会在后期进行工程验收。对工程各个施工环节进行质量评估。为了最大化剥削包工头的利益空间,发包商与包工头之间的博弈经常很激烈,要在挑刺与据理力争之间不断博弈。如果单一的专业建筑班组与大包工头仅仅是市场交易关系,错误的追究和追责就可能直接通过大包工头落在小包工头身上。给小包工头的交易谈判和利益博弈带来压力和风险。而小包工头基于关系依附于大包工头,在市场交易时多了一层熟悉关系的保障,能够大大减少交易风险的压力直接负担在小包工头身上。
从大包工头的角度讲,选择与自己有一定关系的小包工头合作,是出于其理性选择的结果,是出于对自己有利的实用主义原则的考虑。但也是出于关系的考虑,即对小包工头的道义性帮带。
首先,与熟悉的建筑班组和小型包工队伍合作,能形成稳定的建筑队伍结构,在施工劳务和市场招投标过程中,能够更顺利的通过资格审核检查,降低临时组建完整配置包工队伍的时间成本。建筑行业在工程建设项目发包过程中,招标一般要审核投标建筑队伍的资质和人员配备是不是合理,是不是具备建筑施工项目的一般要求。而且一旦签订合同后,工期就已经确定。建筑项目必须如期完成,否则超期就要罚款。承接工程建设项目的包工头,与熟悉的小包工头合作,形成关系稳定的建筑队伍,有利于建筑队伍保持持续稳定的资质和条件,在招投标过程中获得资质审核通过。而且,稳定的建筑队伍配置有利于工程的顺利开展,节省从市场上新招募建筑班组的时间,各建筑班组在熟悉的包工头的协调和配合下,能够更有效的实现交叉作业等。有利于工期保障。
其次,建筑业劳务分包制资金层层垫付,底层包工头在劳务分包过程中分担了大部分开发商和建筑公司的资金缺口,从而给包工头我们自己所带来了极大的金钱上的压力。与熟悉的小包工头合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包工头分散资金垫付的风险,使施工劳务的资金垫付主体更加多元化,从而确保包工队伍整体的生存和运转。一般来说,开发商在工程建设项目发包后,并不会一次性或立即将工程项目施工款项支付给承包工程的包工头。而是采取阶段性支付的策略,即工程完成一部分,支付一部分。即便在工程完工后,整体工程款也不会完全支付,正常的情况下,开发商只支付总工程款的85%—90%之间。剩下10%—15%的工程一般都在未来一年或一段时间内逐渐付清,这部分资金就要包工头自己垫付。一般来说,为了分担金钱上的压力,包工头也会采取一定的措施,比如延迟发放工人工资;赊欠材料商和供货商资金等。实际上,在一个大的包工队伍中,资金垫付的分担方式其实是靠不同专业班组的小包工头集体分担。大包工头拿不到工程款,小包工头自然就分不到钱。对那些熟悉的或者长期与自己合作的小包工头和建筑班组负责人,能够理解和接受资金垫付的压力。
再次,熟悉的小包工头,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越能够将自己的利益和整个包工队伍的整体利益结合在一起。在施工监督和质量方面更有责任感,一定程度上能够替大包工头着想。对整个包工队伍的整体决策的落实和执行也更加有力。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既要求较高的协同性与合作性,同时也强调工序的逐步开展。比如,一个工地要开工前,水电暖通必须先期进入工地现场,通水、接电。以供后期工程施工使用。再比如,主体工程未完成,抹灰、砌砖和装修等班组也难以进入现场。不过,也正是建筑施工不同工序的逐步展开,在不同环节的衔接方面容易出问题。在建筑工程质量存在问题的时候,不同班组会相互推诿责任,将质量问题推到上一个施工环节。这就给整个工程施工和包工队伍内部团结带来麻烦[29]。小包工头与大包工头有熟悉关系,在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建筑施工班组能够将自己的个人利益与整个包工队伍整体利益相结合。能够站在大包工头的角度,协调整体包工队伍间的关系,遇到问题协调解决而不是相互推诿。从而能够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各班组之间协同、团结、稳定。
最后,与熟悉的小包工头合作,在工程发包过程中,不同专业领域的小包工头能够基于自己对特定专业领域的深度认识和了解帮助大包工头进行科学、准确的预算编写,提供更加直接、实用的市场信息等。虽然说包工头一般要对建筑施工的整体流程和细节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尤其是对建筑市场行情,比如各种工程与材料市场报价要心中有数。只有这样,在工程招标时,才能与预算员一同制定合理的预算与投标书。不过,即便是预算员和包工头,也不可能对建筑行业不同环节和市场领域有完全科学、准确、实时的了解。建筑队伍中,不同专业领域的熟悉的小包工头,能够提供特定专业较为实用的建筑信息和市场报价,在工程预算控制与管理方面提供第一手的可靠信息,帮助大包工头做到科学、合理决策。
通过“干中学”与“选择性依附”的形式实现创业,使包工头的创业呈现出一定的路径依赖性。大包工头对小包工头的扶持与小包工头对大包工头的依附使不同时期包工头的创业模式呈现出复制性。如果以大包工头为节点,那么,小包工头的创业实际上就是对不同节点的简单复制。其创业也因此表现出某种“搭便车”的特点。
路径依赖是关系型创业的普遍特征。在移民创业、集聚创业与产业集群、家族创业等案例中都有集中体现。以移民创业为例,研究表明,与流入地居民相比,移民创业的比例总体上要高,且创业速度也相对较快。主要原因就在于,迁移是在关系网络的作用下完成的。一般是在前期移民创业成功后,通过亲带亲、友带友。前期移民为后续移民的流动提供了居住、生活方面的指导与保障。而在后续移民创业过程中,前期移民的在创业知识的指导、语言方面的支持、市场联络和资源扶持上提供了很大帮助。比如,周欢怀等研究了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温州商人,发现温州人在当地编织的社会网络为温商们的创业提供了资金、知识和劳动力等资源,使他们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通过复制型创业嵌入当地的皮具产业集群。
创业者由于受到网络化资源的影响并能够从网络资源中获益,往往很难改变原有的网络关系,也不愿脱离既有的网络。从而使创业集聚地的网络对当前和后来创业者施加持续的影响。路径依赖通过创业模式锁定、给创业者带来正反馈和报酬递增后,复制创业和路径依赖在创业者身上得到不断强化。产业集群地的创业者也因此得以不断复制以往创业者的创业经历和创业模式。组织学习理论也认为,创业者在创业不同阶段,包括前期、初期和中期所学到的显性或隐性创业知识,某些特定的程度上能够帮助初创业者迅速进入创业状态,缩短创业周期,并提高创业成功率。
相比较一般商业创业要求机会创新和产品创新来说,建筑业创业对创新的要求并不高。因此包工头的创业更普遍的表现出路径依赖与复制的特征。这与建筑业本身的特点有关。建筑行业本身是偏劳动密集型行业,不同专业的施工程序与操作技术是在长期从事建筑业的基础上积累而成的。通过包工头言传身教习自其他建筑业包工头的前期经验,对于一般建筑工人创业的路径依赖与模式复制具有直接影响。包括创业做包工头需要投入哪些资源、嵌入建筑市场需要通过哪些途径,这些都能够从其他包工头那里获得答案。这也是为什么绝大部分建筑业创业包工头即便文化素质较低、启动资金相对较少、缺乏完全的经验,也能够成功创业的重要原因之一。
创业者多来源于同一地域,不同包工头之间在关系网络上相互交织,也是包工头在创业过程中表现出路径依赖和复制型创业的重要原因。从创业地点来看,包工头虽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集群性创业。但建筑行业包工头存在的一大特点是未注册的零散非建制型建筑班组。因此,绝大部分建筑业包工头并没有稳定的创业地点,是随工程不断变换而流动。对于来自同一地区的创业包工头来说,唯一不变的是其流出地的同一性。实际上,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包工头虽然在城市购买了住房,但几乎全部建筑业包工头的居住地和常住地都仍然在农村。也就是说,建筑业包工头创业虽然并未形成一般商业创业所表现出的产业集群,但就包工头本身来说,却形成了事实上的创业者来源地的集群。创业者来源上的地缘集群以及常住地的稳定性,导致包工头创业者之间存在很高的相互学习和经验借鉴的可能性。
包工头创业者的地缘性集群还表现出连续创业的特点。即一个地区在不同时期不断有建筑业包工头出现。形成建筑业创业连续统。笔者所调研的武汉市新洲区,近20年来不断出现新的包工头创业。从事包工头行业时间最长的36年,最短的4年。连续创业使得该地区建筑业创业经验和创业精神在地缘性集群内部不断得到持续传播和复制。先验知识对后来者的影响作用不断得到强化。创业模式和路径也更显传承性。不仅如此,依托熟悉关系网络持续创业,能够使关系网络的资源更加趋于集群化。从而给后来创业的包工头提供更多的社会资本支持,同时也能够起到更大的市场保护作用,有助于提高后来包工头创业的成功率。
建筑业包工头的创业表现出明显的关系型创业特点。基于“干中学”和“选择性依附”客观上形成了“一人创业,带动一家;多人创业,发展一片”的网络化模式。很多村落和湾子因集中的包工头创业形成了特色的建筑村落。“干中学”与“选择性依附”体现了建筑业包工头在个人社会资本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创业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是作为底层群体的农民工主动寻求融入市场经济浪潮,实现个人身份转型与地位获得的具体体现。而通过作为传统社会资本的“关系”嵌入市场经济的实践行动也表明,传统要素与现代市场是可以有效结合,并对个人创业起积极作用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干中学”与“选择性依附”实现的创业与市场嵌入,表现出一定的路径依赖和模式复制性。先验知识的溢出与经验传递虽然能够帮助建筑业包工头在社会资本不足的情况下实现迅速创业,并降低创业失败风险。但模仿性机会创业也可能因创业经验易于学习、扩散迅速等,使创业遭遇损失和绩效降低。从传统创业理论的研究来看,创业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对创业成功与创业绩效有负面影响。谭同学对湖南新化人打印业创业行动的考察、张一力等对意大利温州移民创业的研究、普蓂喆等对农民工城市扎堆创业的讨论都提到了这一点。不过,也有研究指出,无论是在以新兴市场为代表的中国还是以发达市场为代表的美国,中小型企业的创业者都能够从模仿型机会创业中获益,他们大都经历了模仿他人产品或在此基础上进行增量创新以创建新企业并逐步发展的过程。而从对建筑业包工头关系型创业实践的调查来看,路径依赖并未限制包工头发展壮大。毋宁说,“干中学”与“选择性依附”可以视为是包工头在创业初期解决“市场新进入缺陷”的重要途径。在创业过程中,随着市场嵌入的逐渐深入,包工头也能够适时调整关系使用的策略。比如,在市场主体性确立后,增加合作对象,某些特定的程度上解绑依附性关系,以此不断拓展自己的市场关系。绝大多数包工头在创业中后期都从单一依附,慢慢地过渡到多元依附,再到自立门户。包工头在建筑市场中也逐渐获得更多的主动性与市场自由。应该说,建筑业包工头关系型创业的实践逻辑,对于作为底层群体的农民工创业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谷玉良,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口社会学、社会治理。
上一篇:降噪“圳”行动护航中考全市突查工地夜间违规施工
下一篇:邯郸市牛儿庄采矿有限公司桥式起重机装置项目成交公告